遠東科技大學參加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榮獲1鉑金1銀1銅,共3個獎,成績輝煌!
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於10月13日至15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此次由政府10部會聯合主辦,逾400家國內外參展商及學校團體參與其中,更有來自日本、泰國、印尼及厄瓜多等國的參展商,展出千項創新技術。其中「發明競賽區」今年有516件作品參賽。
在激烈的評比與講解之後,遠東科技大學榮獲1面鉑金獎、1面銀牌、1面銅牌,共3個獎,成果豐碩。
遠東科大致力三創教育已十餘年,在師生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及參加世界各大發明展成果均為全國大學第一,且專利申請費用及國內外參賽費用均由學校全額支付,師生均無後顧之憂,難怪其師生的發明遠征世界各國,戰功彪炳,其策略與成果在全國各大學中可說是出類拔萃,堪稱楷模。

遠東科技大學學生與智財局洪淑敏局長合影

遠東科大今年榮獲3個獎項詳述如下:
鉑金獎1件
1. 以水系膠鑄成型製作氧化鋯陶瓷之方法:由機械工程系陳智成教授所發明。手機通訊已邁向5G時代,訊號更加複雜,原有之金屬手機背板因為訊號穿透能力弱、抗干擾能力差、不能無線充電,因而被淘汰。目前適用於5G手機背板材料,以陶瓷材料最佳,其中有“陶瓷鋼鐵”之稱氧化鋯陶瓷最令人矚目,其具有高韌性、高硬度、機械性質佳、5G信號穿透度好,是最高理想的5G手機背板材料。但是陶瓷背板生產時,採用的乾壓成型方法無法製作形狀複雜之陶瓷體,且機械性質差,其他成型法又無法大量生產,導致5G手機仍採用玻璃材質背板,雖然玻璃熔融成型容易,但強度、硬度不足,易摔碎磨損,不是理想之5G手機背板,Apple仍期待未來能採用氧化鋯陶瓷背板。因此優質的成型方法仍是目前最熱門的研究課題。本發明專利採用水系膠鑄成形法及兩段式燒結法的創新製程,可以解決陶瓷背板生產上的問題,製造性質優良之手機背板,符合手機背板品質及量產之要求。

機械工程系王勛平同學與鉑金獎合影

機械工程系陳智成教授向評審介紹作品

鉑金獎得獎作品『以水系膠鑄成型製作氧化鋯陶瓷的方法』
銀牌獎1件
1. 塗覆松香降低銦鉍合金與基板表面張力方法及該方法製造之複合材: 由機械工程系王振興教授、楊詠荏同學、黃柏諺同學、陳信在同學、吳政錡同學、楊富安同學、沈博凱同學、蕭伊廷同學、王介勇同學、洪嘉駿同學、陳志䋯同學、黃晢文同學所共同發明。本專利設計概念:散熱設計中,熱源端與散熱端之間縫隙比例高達98%,形成界面熱阻,因此利用熱界面材料填充縫隙,俗稱”散熱膏”,但傳統散熱膏多為高分子,在此高溫環境下易裂化,一旦變質,反而無預警熱淤積,超過85℃高溫即破壞電子元件,並非徹底解決界面熱阻的良方。高分子的熱傳效果不如金屬,開發一種銦鉍合金,此種低溫合金在使用過程熔化成液態,流動填補介面間隙,取代現有的高分子散熱膏。熱傳效果確認可提升至少10倍,且無使用年限的限制,對散熱產業有重大的突破,是下一代的熱界面材料。

遠東科技大學楊晏懿同學與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邱淑玟副組長頒獎合影

機械工程系黃晢文同學向評審介紹作品

機械工程系楊晏懿同學與銀牌合影

銀牌得獎作品『塗覆松香降低銦鉍合金與基板表面張力方法及該方法製造之複合材』
銅牌獎1件
1. 具固定裝置的袋子:由餐飲管理蔡若鵬教授、林佳瑩同學、黃靖容同學所共同發明。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固定裝置的保熱保冷袋,以解決外帶食物的液體流出碗蓋或杯蓋,造成袋內與容器髒亂與浪費地球資源的日常生活問題。作品具有多種藉由彈性材料固定外帶容器的方法,其也可具有切換開關以加冷或加熱外帶容器及內裝食物的功能。作品並已獲得多家廠商技轉。

遠東科技大學藍宣堯同學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黃馥玲副處長頒獎合影

餐飲管理系藍宣堯同學與銅牌合影

銅牌得獎作品『具固定裝置的袋子』

餐飲管理系蔡若鵬教授及藍宣堯同學與銅牌作品合影
除了今年參加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成果輝煌之外,遠東科大近年來創造力教育成果輝煌,重要成就如下:
1. 民國106-109遠東科大為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成員,是唯一連續三年獲科技部補助之私立科技大學。
2. 民國109-111年本校加入由國立成功大學主導之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計畫(GLORIA 2.0),並與成功大學、虎尾科大、高雄科大、正修科大、南臺科大、屏東大學、崑山科大、臺南護專、臺南大學、長榮大學共組「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整合跨校資源與區域能量,透過產學合作與產業人力的媒合銜接與產業供應鏈接軌。
3. 民國105年榮獲天下雜誌出版之Cheers雜誌評選為全國前20名辦學績優卓越之大學。
4. 民國92年-109年連續18年榮獲全國大學專利核准第一名。
5. 至今專利申請數已達5,179件,專利核准數已達4,702件,均為全國大學第一。
6. 至今榮獲國際發明展獎牌數達680面,金牌230面、銀牌186面、銅牌144面及其他獎項120面,為全國第一名。
7. 民國94-105年榮獲國家發明創作獎貢獻獎2屆、發明獎銀牌2屆、創作獎銀牌4屆,共計8獎項,全國第一名。
8. 民國97-105榮獲龍騰微笑創業競賽首獎3屆、貳獎1屆、參獎2屆、佳作獎3屆,共計9獎項,全國第一名。
9. 民國103-106年榮獲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平台(FITI)競賽創業傑出獎5屆、創業潛力獎3屆,共計8獎項,全國第一名。
10. 民國95年-106年連續12年榮獲教育部「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獎助,累計補助金額超過5億元。
11. 民國107-111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總金額超過3億7千萬元。
12. 民國102年-106年榮獲教育部評鑑為「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產學研發中心之一,每年獲得2,500萬元補助。
13. 民國99-106年及108年9年榮獲教育部技職之光獎項,榮獲團體獎、競賽卓越獎、技職傑出獎、其他傑出事蹟獎等共計13獎項,成果輝煌。
14. 民國100年-108年專題競賽榮獲第一名5件、第二名10件、第三名6件、佳作6件,共計27個獎項,成果輝煌。
附件:恭賀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