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本校於民國87年成立電子材料系(科),民國96年改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99學年度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103學年與能源工程系合併為材料與能源工程系。 教育目標 本系的教育目標是以學生為本位的就業力養成為基礎,培育 (1)培育能源暨材料實務與理論之專業人才。 (2)強化團隊合作精神與人文倫理素養。 (3)培養創意思考能力之專業人才。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之核心能力 (1) 具應用數學、科學、能源暨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 (2) 使用綠色能源暨材料應用之技能,執行實驗設計並分析與解釋實驗結果。 (3) 將能源暨材料科技運用在工程設計、分析、製造或監控上,並利用嵌入式微電腦做為輔助工具,對工程實務進行設計與應用。 (4) 具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的能力。 (5) 具創新思考及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6) 能瞭解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7) 能尊重專業倫理並善盡社會責任。
發展特色: 「材料應用組」發展特色以光電奈米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與綠色材料為發展主軸,其中最末一項發展主軸涵蓋資源再生與生質能源等,而光電產業、綠塑木建材與建築材料亦與能源應用息息相關,材料工程注入能源議題之特色發展,更顯現本校優異之特色。
「車輛能源動力組」以先進車輛工程設計、替代能源開發與技術、節能工程設計與應用為發展主軸,亦分別對應綠色能源發展之節能、創能與儲能等三個面向,值得注意的是,替代能源開發與技術方面與材料系發展重疊性高,整併將更有助於實驗教學與研究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