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改制科大前於教務處下設置共同科, 設立於樸德樓三樓,民國95年8月,由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成立通識教育中心,並調整為一級單位,民國95年由詹添印老師接任主任一職至今,另設有行政組、教學組與服務學習組三個常態行政編制。 為能落實推展各項通識教育工作並建立學校特色,本中心尚成立藝文中心推廣藝術活動。另外,設立各種任務編組委員會。本中心配合本校教育目標,兼顧專業能力發展原則,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以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尊重生命關懷社會、以及人文與科學素養 並重的現代優質公民。
一、學校教育目標 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倫理道德觀念與具有創意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之專業人才。
二、本中心教育目標 1.培育具有人文素養的現代公民。 2.培育具有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現代公民。 3.培育具有服務社會、關懷與尊重生命的現代公民。
三、學生應具備之核心能力 1.具備多元文化關懷與審美的人文素養。 2.具備創新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具備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的能力。 4.具備道德涵養與資訊應用能力。 5.具備基本語文的運用能力。
四、學校教育目標 本中心課程架構分為二大部分,分別是正式課程38學分,潛在課程0學分。 正式課程又分 為基礎課程20學分,包括中文、英文、體育、服務教育與大學學社會責任;博雅課程18學 分,規劃為人文社會與自然、創意思考、倫理道德、健康促進與外國語文等四大領域。潛 在課程則 以「公民護照」制度實施,規劃「公民教育」與「創意實作」2門檢核課程,學 生利用課外時間主動參與服務學習、藝文展演、鄉土巡禮、創意競賽等活動,引導本校各 學院不同主修學系都能接受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開發自我多元潛能,創造積極而和諧的 生。
五、本中心重點發展特色 本中心以博雅涵養與創意實踐之公民培育為目標,除了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基礎能力之課 程面規劃、擴展學習層面之活動設計、強化學生潛能開發及務實運用之外,更期望提升學 生的公民素養與行動實踐精神, 故以「創意探索與實踐」、「培植中文閱讀與書寫表達能 力」、「生活美學實踐」、「落實服務與關懷」為重點發展,並以目前正持續推動的「公 民護照」連結正式與潛在通識課程,建構健全的通識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