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輔導工作人力充實 | 聘足專業輔導人力 | ■ | ■ | ■ | ■ | | 按學生輔導法要求,聘足專業輔導人員員額。 |
輔導行政專業分流 | ■ | | | | | 爭取專任輔導行政人力,以利輔導行政專業分工,提昇輔導資源效能。 |
穩定招收心理專業實習人員 | ■ | ■ | ■ | | | 建立諮商專業實習團隊,督導進行諮商服務、輔導行政業務。 |
援用行政支援教師資源 | ■ | | | | | 引進具輔導專業背景之教師擔任行政支援教師,以協助推動輔導工作。 |
健全系所輔導教師人力 | ■ | ■ | ■ | ■ | ■ | 穩定維持每系至少一位系所輔導教師。 |
2 | 輔導環境建置 | 中心環境品牌化 | ■ | ■ | | | | 以傳達品牌理念出發,進行環境整體性設計,並調整中心空間配置,增置晤談空間、儲物空間。 |
3 | 諮商輔導輔導專業與輔導行政知能提升 | 諮商輔導專業經驗交流 | ■ | ■ | ■ | ■ | ■ | 1.定期進行專業輔導老師同儕督導。 2.辦理個案討論會。 |
行政團隊經驗交流 | ■ | ■ | ■ | ■ | ■ | 定期召開行政團隊會議。 |
辦理並鼓勵參與輔導專業之研習活動 | ■ | ■ | ■ | ■ | ■ | 1.辦理各項教師輔導知能研習。 2.鼓勵中心人員參與輔導專業相關研習活動,使人員均具備基礎輔導知能。 |
鼓勵參與輔導行政之研習活動 | ■ | ■ | ■ | ■ | ■ | 鼓勵中心人員參與行政相關研習活動,強化人員行政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
4 | 各項服務流程管理明確化與電子化 | 修訂各項服務工作流程 | ■ | | | | ■ | 因時制宜修訂各項工作流程,以符合現況所需。 |
整合並電子化各式服務與管理表單 | | | ■ | | | 根據需要,製作、整合成劃一表單,並將之電子化,以助於資料管理以及工作效率之提高。 |
5 | 發展性輔導 | 建立、維繫心理衛生工作校際合作平台 | ■ | ■ | ■ | ■ | ■ | 結合鄰近學校,共同辦理心理衛生相關活動。 |
持續辦理各式主題輔導活動 | ■ | ■ | ■ | ■ | ■ | 辦理生命關懷、性別平等、品格教育、學習輔導、生涯規劃等各式主題輔導活動。 |
結合相關資源辦理各式輔導活動 | ■ | ■ | ■ | ■ | ■ | 統整各項學務輔導資源,結合通識課程、各系所、社團資源辦理各式輔導活動。 |
提升各式主題輔導活動品質 | ■ | ■ | ■ | ■ | ■ | 將各式主題輔導活動設計規劃更為精緻、更符合需求,增進學生主動參與率。 |
推展、實踐「IN ARK」品牌價值 | ■ | ■ | ■ | ■ | ■ | 透過「IN ARK」品牌價值的推展與實踐,使諮商輔導效能潛移默化地彰顯於生活中。 |
扶植學生志工團體 | ■ | ■ | ■ | | | 1.持續扶植學生志工團體 2.提供志工團體相關資源,辦理各式有意義的輔導活動。 |
優化「IN ARK」品牌網站 | ■ | ■ | ■ | ■ | ■ | 持續優化「IN ARK」品牌網站,傳達品牌理念,提供便捷且貼近學生生活的雲端資訊與服務。 |
推展班級輔導活動 | ■ | | | ■ | ■ | 設計各式主題班級輔導教案,提供所需班級申請。 |
進行生涯輔導 | ■ | ■ | ■ | ■ | ■ | 1.與職涯發展中心配搭,進行複合向度性格測驗(MAPA)與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測驗(UCAN),並提供測驗結果諮詢。 2.提供生涯探索相關測驗與輔導。 |
深度關懷、協助身心障礙學生 | ■ | ■ | ■ | ■ | ■ | 1.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申請與發放學業獎、助學金。 2.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工讀機會,輔導工作態度與能力,並補貼生活開銷。 3.與導師密切聯繫,共同關懷輔導身心障礙學生。 4.強化轉銜工作,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升學或就業。 |
協助轉學生及早適應 | ■ | ■ | ■ | ■ | ■ | 辦理轉學生座談會。 |
開放舒壓中心多功能活動運用 | ■ | ■ | ■ | ■ | ■ | 開放師生申請使用,進行各類型活動,諸如電影欣賞、讀書會、慶生會、小團體活動等等。 |
提供壓力放鬆訓練服務 | ■ | ■ | ■ | ■ | ■ | 透過放鬆技巧與生理回饋系統的訓練,使學生習得自我放鬆技巧。 |
6 | 介入性輔導、處遇性輔導 | 維護諮商輔導資料管理系統 | ■ | ■ | ■ | ■ | ■ | 與教學資源中心、資訊系統整合中心合作,維護輔導晤談填報系統,提供全校所有老師填寫學生晤談資料,以利後端管理、統計,即時掌握校內輔導動態。 |
7 | 普及諮商輔導專業諮詢服務的提供 | ■ | ■ | ■ | ■ | ■ | 1.積極與導師、親屬保持聯繫,提供諮商輔導專業相關諮詢服務。 2.提升親師主動尋求諮詢服務的意願。 |
8 | 讓導師熟習使用HHL線上化心理健康普測工具 | ■ | ■ | ■ | ■ | ■ | 持續透過案例討論、演練,教導導師熟習HHL線上普測工具,運用測驗結果資料,讓導師輔導關懷工作更得心應手。 |
9 | 發展以「IN ARK」理念為出發點的諮商與心理治療 | ■ | ■ | | | | 發展、深化「IN ARK」的人性觀與諮商與心理治療 |
10 | 追蹤晤談需特別關懷群學生 | ■ | ■ | ■ | ■ | ■ | 針對心理健康普測之需特別關懷群且不同意讓導師知悉測驗結果的學生,進行一對一追蹤關懷。 |
11 | 優化室外駐點接案晤談模式 | ■ | ■ | ■ | | | 將諮商服務由追蹤關懷模式,轉換為室外駐點接案晤談模式,達到「服務提供者」主動,轉換為「服務需求者」主動的目標。持續優化室外駐點接案晤談模式。 |
12 | 進行個別衡鑑與晤談 | ■ | ■ | ■ | ■ | ■ | 接受轉介或主動來談個案,進行一對一個別衡鑑或晤談。 |
13 | 開辦各式主題小團體諮商活動 | ■ | ■ | ■ | ■ | ■ | 根據需求開辦自我探索、性別、學習、生涯等小團體諮商活動。 |
14 | 醫療轉介與配搭介入 | ■ | ■ | ■ | ■ | ■ | 1.對有精神徵狀異常之學生,建議醫療轉介。 2.提供親、師、生相關醫療資訊,破除迷思,強化遵醫囑行為。 3.配搭醫療處遇,提供相關心理介入。 |